![圖片[1]-上班最高級的狀態:言寡、體勤、心靜-愛分享導航](http://www.taishengjixie.cn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8/d2b5ca33bd20250814101646.png)
為什么有的人工作十多年還在原地踏步,而有些人僅僅兩三年就青云直上?
打工人個個都渴望步步登高,卻少有人去思考背后的邏輯。
實際上,一個人能否成事是有跡可循的。
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那些在職場上順風順水的人,身上都有以下三個特征。
01 言寡
網上有個熱門話題:在職場上,最忌諱的是什么?
有個回答一針見血:說話不經大腦,只聽從自己的心情喜好,輕易向人傾訴。
人是復雜的動物,職場又是爭奪利益的場所,關鍵職位就幾個,你永遠不知道對你笑臉相迎的同事,為了多吃一口蛋糕,懷著怎樣的算計。
也許,你與同事的一次偶然爭論,就觸碰到某個小團體的利益,一不小心就多了一批敵人;
也許,聚餐暢飲時,你透露了自己的隱私,轉頭就會被人添油加醋散播出去,讓你在公司顏面掃地;
也許,你們在小群聊天時,同事總是瘋狂吐槽領導,你為了安慰她附和的幾句話,反手就被她掐頭去尾截圖發給了領導本人。
老話說:病從口入,禍從口出。
無論在哪個單位,無論你實力有多強,最先被踢出局的一定是管不住嘴的人。
小說《滄浪之水》中的池大為研究生剛畢業就被分到省衛生廳,當時研究生少有,他又被領導看好,本該前途一片光明。
可他的仕途卻差點毀在一張嘴上。
過于清高耿直的池大為,說話不分場合,不分對象,什么話都敢講。
后來,作為當頭炮的他因多次說錯話,被告狀,被打壓,被邊緣化很多年。撞得頭破血流后,他終于學會了閉嘴,事業也慢慢迎來轉機。
多年沉浮,見過了形形色色的人后,他悟到了一個職場鐵律:
“我一輩子的經驗就是不要做瞎子,要把事情看清楚,也不能做聾子,該聽到的信息要聽到,但是要做啞巴,看到了聽到了心中有數就行了,可千萬別張口說什么。”
人在單位,多說多錯。
面對職場的爾虞我詐,寡言是一種智慧,更是一種自我保護。
別高估人品,職場多的是撒謊不眨眼,造謠傳謠的小人,你的每一句話都是在給他們補充攻擊你的彈藥。
別高估關系,職場沒有樹洞,只有黑洞,沒有人會為你守口如瓶,話說得越多,職場的路就越難走。
02 體勤
工作多年,和各行各業的人打交道,總能聽到有人抱怨自己只漲工齡不漲工資,還滿嘴埋怨:
“憑什么別人升職加薪,我卻只能原地踏步。”
職場確實沒有絕對的公平,但大多數情況下,一個人事業的高度還是取決于自己的表現。
想要拿高薪,想要得到提拔,前提是你要為此付出努力。
《把工作做到位》里講過一個故事。
三位名校畢業生,通過校招同時進入一家公司做管培生。
進入公司后,他們一直干雜活兒,慢慢的有一個人就開始不滿,覺得公司大材小用,于是每天都溜到倉庫偷懶。
還有一個人,雖沒抱怨,但到點就打卡下班,絕不多出一分力。
只有第三個人始終干勁十足,另外兩個人笑他太傻。他卻無視這些調侃,依舊勤勤懇懇工作,平時還會惡補行業和品牌知識。
輪崗結束后,公司業務調整,第一個人被裁,第二個還是原地踏步。
而干勁足的那個,因業務能力突出,接任了銷售主管。
正如《格局》一書中說的那樣:
主動做事的收益,或許不會在一兩天內顯現出來 但是長期堅持下來,主動做事的人,就能和其他人拉開距離。
人生沒有白走的路,一分耕耘,一分收獲。
不糊弄、不擺爛、不抱怨,踏實做事,運氣自會偏向你。
作家楊小米大學剛畢業時,曾在一個三線小城做課程銷售。
那時的她對工作極其認真,把課程優惠、機構優勢背得爛熟。為了提升簽單率,她還主動向同事請教成單經驗。
在業績大幅提升后,她依舊沒有懈怠。
在其他同事磨洋工,每個月只打幾個電話混日子時,她卻每天堅持打100個電話,邀約家長到校。
她還認真做復盤,工作兩年光工作復盤和總結就寫了100多篇。
正是這種強悍的執行力和自燃力,讓她成為校區Top1的銷售,工資也水漲船高。
沒有好運是空等來的,一切都是自己努力的結果。
稻盛和夫說:錢的背后是事,把事做到極致錢自然就來了。
凡事多做一步,多想一步,身勤腦勤,才能打造出自己的職業護城河。
你要相信,修煉好自己,你有多專業,就有多特殊。
03 心靜
相信大家都有過在工作中遇到難題或者出錯的經歷。
這時候,越是慌亂越容易讓問題惡化。唯有心靜下來,才能理清頭緒,找到解決方案。
工程師威利·卡瑞爾,有次曾受命安裝瓦斯清潔機。
不料機器投入使用后,經常出現些小問題。一向追求完美的他開始擔憂機器會出現大故障,使自己名譽受損。
接連好幾天,他都為此內耗,工作狀態也越來越差。
為了不陷入惡性循環,他逼自己靜下來。
然后他冷靜地思考,假設機器真的出現故障,最壞的結果是自己被解雇。
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后,他開始思考解決辦法。
沒想到只做了幾次試驗,他就找到了機器的問題所在,并迅速完成了修復。
這也是著名的卡瑞爾公式的由來。
“經營之神”松下幸之助也有類似處事智慧。
他提到自己遇到突發事件,會先喝口茶,讓自己靜下來。隨后他會問自己三個問題:
現在最壞的結果是什么?
我能控制的部分有哪些?
下一步的最小可行動作是什么?
下次工作中遇到棘手的情況時,不要在舊的行為模式里內耗焦慮了。
你也不妨模仿這兩位精英的思維方式。
正所謂,心靜可通萬事理。
讓自己安靜下來,把內耗的時間用來擊破問題,你就會發現很多難題,都是紙老虎。
知乎上有則提問:有哪些值得收藏的職場忠言?
有個高贊回答是:永遠記住,工作不是游樂園,而是試煉場。
職場即道場,處事即修行。
無論在哪里上班,都請記住:管住嘴巴,眼里有活,穩住心態。
你的狀態對了,工作就穩了。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