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:女人扛著-男人看著

圖片[1]-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:女人扛著-男人看著-愛分享導航

繪本大師安東尼·布朗,曾畫過一組發人深思的漫畫:

在一個四口之家,媽媽每天都要給家人做飯、洗碗、掃地、整理床鋪,忙得團團轉。

而爸爸卻只知道坐著,對她嚷嚷:

“早飯好了沒?快點兒!”

相似的一幕,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少見:

很多家庭中,女性總是一邊工作賺錢,一邊帶娃做家務,而男性則習慣在家做甩手掌柜。

《紐約時報》曾公布了一組中國男女每天在家務、育兒、照料老人、采購家庭用品等無償勞動上花的時間。

其中女性平均每天3.95小時,比男性整整多了2.6倍。

這些繁重的家事正在摧垮女性的身心健康,也讓家庭變得岌岌可危。

分擔家事,不是一個人的責任,而是兩個人的義務。

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,就是女人默默扛下所有,男人在一旁高枕無憂。01

電視劇《北上》里,有一段讓人心酸的劇情。

航運沒落后,謝天成的妻子梁海泓為了維持生計,去干只有男人才干的活——開大貨車。

她每天起早貪黑,在外跑長途賺錢,回家還要操心兒子學習。

可謝天成卻整日無所事事,在家喝得爛醉如泥。

一天,梁海泓在開車途中,遭遇男搭檔“咸豬手”。

她憤怒地把對方趕下車,一個人開完了那趟長途。

回家后,梁海泓累得要散架。

謝天成卻醉醺醺地向她炫耀起,自己見義勇為,得到了別人送的錦旗。

那一刻,梁海泓破防了。

她大罵老公在家不務正業,只知道操心外人的事,卻不關心一下家人。

可謝天成卻挑了挑眉,問老婆:“你能有啥事?”

一旁的兒子坐不住了,朝謝天成怒吼:“你還是個男人嗎?你知道媽在外跑長途車,有多危險、多辛苦嗎?!”

梁海泓也委屈得淚珠在眼眶里打轉,說出了自己被欺侮的事。

謝天成這才意識到,自己一直對家人不聞不問,是有多荒唐。

你會發現,生活中很多男人也這樣。

他們把妻子的付出視作理所當然,一回家就像條咸魚似的,看對方忙里忙外。

老婆希望他搭把手,他置若罔聞;家人忙得腳不沾地,他坐視不管。

直到家庭搖搖欲墜,婚姻也岌岌可危,才開始悔不當初。

主持人魏巍結婚后,把做飯、清掃等家務活,全拋給妻子佟晨潔來做。

不僅如此,他還整日喝得酩酊大醉,回家讓妻子端茶倒水伺候。

別人都覺得他太不像話,他卻美其名曰:“我是為了給老婆成就感,我想讓她感受到,沒有她我活不下去。”

可佟晨潔聞言,卻毫不留情地反問:“我如果還要照顧你,那你存在的意義是什么?”

夫妻倆為了家里的雞毛蒜皮沒少吵架,一度鬧到要離婚的地步。

心理學專家李中瑩曾指出:

“對婚姻關系最具殺傷力的心理模式,就是‘托付心態’。

‘托付’就是把照顧自己的責任交給另一個人,這是注定會有悲慘結果的心態。”

婚姻里,沒有誰理應多受累,也沒有人天生就是甩手掌柜。

單方面的付出和索取,就像天平兩端的砝碼,一旦失去平衡,也將帶來整個系統的動蕩不安。

夫妻倆感情再好,也不能把家里的大小雜事,全交給一方分擔。

否則,不對等的付出,終將讓家庭關系分崩離析。

02

看過一篇《我從不幫我太太》的文章,深受觸動:

一天,丈夫的朋友來家里聚餐。

吃飯結束后,妻子正要收拾碗筷。

丈夫攔住她說:“等一下,我來洗碗!”

朋友難以置信地看著丈夫說:“你居然會幫你太太,我現在都不怎么幫我老婆做家務了。”

男人笑著說:“我從來不幫我太太,這本就是我該盡的義務啊。”

是啊,家是兩個人的家,家務也是兩個人的。

主動扛起家庭的擔子,不僅是對伴侶的愛與體諒,也是婚姻里應有的擔當。

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的丈夫麻一銘,用數十年如一日的行動,傳遞著對家人的深情。

陳薇是生物防御領域的頂尖專家,長期在實驗室搞科研、研制藥物,工作異常忙碌。

為了讓妻子后顧無憂,麻一銘便承擔了各種生活雜事,平日里又是洗衣做飯,又是養家帶娃。

兒子不理解媽媽整日加班,麻一銘就耐心地跟兒子解釋:

“媽媽是英雄,我們應該支持她。”

平日里,不管陳薇加班多晚,麻一銘都會接她回家;

陳薇外出辦事,麻一銘也會充當她的司機。

在麻一銘看來:“操心家庭瑣事,是對陳薇才能的浪費。”

看到妻子在科研領域取得一個又一個突破性成果,麻一銘也由衷地為她高興。

想起毛姆在《面紗》里說的:

當愛與責任合而為一,你將是崇高的,你將享受一種無法言表的幸福。

越有擔當的男人,越懂得成全家人,用愛踐行自身的責任。

他們能體諒愛人工作的勞累,積極分擔家務的瑣碎;也能主動搭把手,讓愛人在忙碌之余,得以放松和休息。

你為伴侶付出了多少,伴侶對家的歸屬感就有多高。

夫妻之間相互扶持,擔起人世間瑣碎煙火,才能把小家庭經營得蒸蒸日上。

03

米勒·伯爾曼在《親密關系》中,提到一個“角色相容性”的概念:

意思是,夫妻倆在家務、育兒以及其他生活事務上達成共識,并相互協作,是婚姻幸福的關鍵。

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,離不開夫妻雙方的共同努力。

雜事一起扛,小事同分擔,兩個人才能在平凡生活的瑣碎里,釀出滿滿的幸福感。

看過一個視頻:

聚會上,妻子抱著孩子哄睡,實在松不開手。

丈夫看到后,端起碗來,給妻子夾了滿滿一碗好吃的。

看到妻子頭發有些散亂,丈夫還拿出發圈,幫她把頭發扎了起來。

隨后,丈夫抱過孩子,讓妻子先吃飯。

體貼的舉動,看得人心頭一暖。

婚姻里最動人的情話,從不是“我愛你”,而是浸潤在平凡細節里的關心和體諒。

是伴侶手忙腳亂時,你主動接過對方手里的活;也是對方每個需要陪伴的瞬間,你都在身旁。

著名演員陳道明不管平日里工作多忙,都會抽空做家務。

很多諸如洗菜切菜、擦拭家具的雜活兒,他都做得非常嫻熟。

妻子退休后,陳道明更是推掉很多應酬,和妻子做飯煲湯、一起帶孫子。

其中最讓他樂在其中的,就是為妻子縫紉皮包。

他在文章中寫道:“有時我們夫妻倆就同坐窗下,她繡她的花草,我裁我的皮包。窗外落葉無聲,屋內時光靜好,有一種讓人心動的美感。”

兩人把愛意傾注在每個生活細節里,結婚40多年,感情也越來越好。

夫妻之間,有雙向奔赴的付出,才有歷久彌新的深情。

越能夠在生活細微處靠近伴侶,彼此的關系就越親密。

愛是相濡以沫的陪伴,也是彼此分擔的日常。

兩個人之間,懂得相互幫扶,彼此支撐,再平淡的日子,也能過得滿溢歡喜。

04

“澳洲好爸爸”布魯斯是個醫生,經常值夜班到凌晨。

可不管加班到多晚,每天一早,他還是會與妻子準備早餐、收拾房間、送孩子上學。

到了周末,他更是把所有家務包圓,讓妻子能夠安心休息。

有人曾問他家庭和睦的秘訣。

他笑著說:“家是兩個人的,家務也是。作為丈夫和父親,必須沖在前,做在前。”

兩個人過日子,總會有數不盡的雞毛蒜皮,可一個人應對是負擔,兩個人應對是分擔。

對愛人多一些體貼,多一些理解,家庭氛圍才會越來越好。

? 版權聲明
THE END
喜歡就支持一下吧
點贊1669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