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圖片[1]-從嘉靖帝看:領導模糊指令的“省心”管理術](http://www.taishengjixie.cn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10/d2b5ca33bd20251027104208-1024x517.png)
上次在《“模糊表達”的4種危害》這篇文章里我說過一個觀點:在很多場景里,模糊表達都是一種冷暴力。
舉個例子,很多領導在下達命令時故意說得含糊不清,給足彈性空間。
這樣做有三個用意:
① 考驗下屬的理解力和領悟力,從而進行選拔:連弦外之音都聽不懂,你干脆別干了。
② 一旦出現問題,可以把責任推得一干二凈:我已經說得很清楚了,是你沒有理解到位。
③ 塑造一種神秘感和權威感。如果老板把每件事都說得明明白白,那么他就不是老板了,而是一個基層員工。
電視劇《大明王朝1566》里的嘉靖帝就是這樣一位老板,他平時很少說話,有時候甚至通過敲鑼來發出指令。
大臣們甚至得從他敲鑼的頻率和節奏來猜測他的心情。
這些大臣們在面對嘉靖時,個個都小心翼翼、噤若寒蟬,生怕哪句話說錯了、得罪了皇帝。
嘉靖如果發出了一道“含糊不清”的指令,這些大臣們回家就徹夜難眠,絞盡腦汁猜測皇帝到底想表達什么意思。
結果就是,這些大臣們在面對嘉靖時,內心總是崇敬有加、惶恐不安,非常好管理。
嘉靖帝是不是歷史上最英明的皇帝我不知道,但是我知道他在“下達指令”這方面是最節省能量的。
平均每天只說10句話,大臣們就把朝廷和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。
反之,如果嘉靖帝是個凡事都親力親為、處處為臣子們著想的皇帝,那他就慘了。
他每天都苦口婆心地下達指令、為大臣指導工作,生怕他們領會不到自己的精神、把事情做錯了。
而大臣們如果碰到這種喜歡親力親為的領導,自己每天都可以高枕無憂了,也不會把皇帝說的話放在心上。
沒辦法,人性就是這么賤,不上點手段真不行。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