節儉是個致命的壞習慣

圖片[1]-節儉是個致命的壞習慣-愛分享導航

最近我在公眾號里寫了很多關于“斷舍離”和“極簡主義”的文章,然后有個小伙伴在評論區提到了“節儉”這個詞。
我說,“極簡”和“節儉”是兩碼事:極簡可以為我們賦能,讓我們的大腦更清醒、更健康;而節儉是個致命的壞習慣。
給大家舉三個小例子:
1. 如果你中午吃三明治(或者漢堡),兩片面包夾著幾片蔬菜、幾片牛肉,吃完了沒有飽腹感,但是整個下午都不會犯困,也不會餓。
這屬于極簡飲食,如果你經常這樣吃飯,身材肯定會越來越苗條,三高疾病也不會找上門來(因為低油低鹽)。
但是,如果你中午吃昨天的剩飯(炒菜),里面的亞硝酸鹽已經超標了,而且高油高鹽,這就屬于節儉。
如果你經常吃剩飯剩菜,最后腸胃都有可能會被你給吃壞了,還得花錢去醫院里治病。
2. 如果你衣柜里的衣服很少,加到一起也才十幾件,但是件件都是穿著非常舒服、非常有型的精品,這屬于極簡。
結果就是,你每天在決定“今天要穿什么”這件事上會花費很少的精力,你也不會整天逛各種購物類APP。
反之,如果你衣柜里堆滿了廉價的地攤貨,都屬于那種“穿著沒有感覺、扔了又可惜”的衣服,這就屬于節儉了。
我自己只買大品牌的衣服,不是因為我矯情,而是我擔心地攤貨的紡織工藝和染色工藝都是用的劣質材料,會對我的皮膚造成損害。
3. 為了省錢而自己做飯,為了節約電費而舍不得開空調、開暖氣,這些都屬于“節儉”,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好習慣。
比如,你把大量的時間都用來研究怎么做飯、怎么穿搭了,你就沒有時間去學習、成長和賺錢了。
比如,你的房間里如果過冷或者過熱,那么身體就要拼命調節溫度,會消耗大量的能量,讓你無暇進行深度思考。
如果是老年人的話,過冷或者過熱都會誘發心腦血管疾病,有百害而無一利。
以上這些,還只是節儉對于健康和時間方面的傷害,但是節儉真正傷害的是我們的思維習慣,會讓我們變得畏手畏腳、斤斤計較。
做重大決策時,那些習慣節儉的人會變得優柔寡斷,總是考慮成本,而忽略長期收益。
結果就是,什么大事都辦不成,只能在一個很小的圈子里打轉轉。

? 版權聲明
THE END
喜歡就支持一下吧
點贊1783 分享